青训用工关系无约束力禁足球员
来源:24直播网2024-11-29 00:57:00《中国新闻周刊》最近发布了一份关于中国足球的深度报道,其中重点讨论了禁足球员在职业生涯结束后所面临的困境和出路问题。
据报道指出,中国足球运动员在退役后的选择相对有限。当前,大多数退役球员选择开设短视频账号成为博主或者加入青训行业。然而,这仅仅只是他们为数不多的出路之一。
在足协公布首批禁足名单后,部分球迷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深入思考。他们认为,一些因长期遭遇俱乐部恶意欠薪而“一时糊涂”犯错的球员,理应给予改过自新的机会。青训领域教练的匮乏是多年来困扰中国足球的一大问题,如果能再次利用这些球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或许能让他们在社会上重新立足,为社会做出贡献。
然而,另一部分球迷持不同观点。他们认为,对于那些有过违规违纪、不法行为的球员,如果他们能轻松地在足球领域“谋生”,而不为自己的错误付出应有的代价,那么这将使足协的禁令变得形同虚设,降低公信力,无法对足球行业从业者形成强大的警示作用。
北京一位足球青训机构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达了担忧。他表示,目前国内举办足球比赛的主体多样,除了足协体系外,还有机关、高校、企事业单位等。像“和平杯”这样非足协系统主办的青少年足球赛事,虽然不涉及违法违规,但如果有禁足球员参与其中,还是可能对赛事的美誉度产生负面影响。
此外,该负责人还透露了国内足球青训俱乐部的用工现状。对于禁足球员来说,他们可以以“灵活用工”的方式继续从事足球行业。很多青训俱乐部与教练员的用工关系并非长期合同制,而是以成本考量为主的“灵活用工”关系。教练员通过挂靠在多家俱乐部转场教学来获取收入。律师丁涛也指出,由于青训俱乐部普遍采用挂靠合伙制度,家长与俱乐部签合同时一般不会约定具体的教练人选。这也为禁足球员在俱乐部中以现金结算薪酬提供了可乘之机。
综上所述,中国足球界在处理禁足球员的问题上仍面临诸多挑战和困境。如何在维护公平正义的同时,又能充分利用这些球员的专业技能和经验,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加强对足球行业的监管和规范,以确保比赛的公平性和公信力。